在羽毛球赛场上,丹麦名将维克托·阿萨尔森(Viktor Axelsen)是当之无愧的顶尖选手,但中国球迷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——“安赛龙”**,这一充满武侠气息的中文名背后,不仅藏着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,更折射出他与中国的深厚缘分。
名字由来:从“Axelsen”到“安赛龙”
2014年,阿萨尔森在征战中国公开赛时,决定为自己取一个正式的中文名,他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球迷征集建议,最终选择了“安赛龙”这一名字,三个字的含义颇具匠心:

- “安”:取自姓氏“Axel”的谐音,同时寓意“平安”。
- “赛”:象征他对赛场的热爱与拼搏精神。
- “龙”:既呼应丹麦国旗上的龙元素(注:丹麦国徽为盾徽,此处应为误解),又代表力量与东方文化中的尊贵形象。
阿萨尔森曾笑称:“龙是中国的象征,我希望自己能像龙一样强大。”
中国文化的“铁杆粉丝”
安赛龙的中文名并非偶然,而是他长期痴迷中国文化的缩影:
- 苦练中文:他从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中文,如今能流利交流,甚至用中文接受采访、发布社交媒体视频。
- 拜师中国教练:他曾聘请中国教练张连营指导,并多次与中国队选手切磋,技术风格融合了亚洲细腻的控球特点。
- “中国女婿”:他的妻子是华裔,女儿的中文名“维维”也由中国球迷投票选出。
赛场上的“中国纽带”
安赛龙与中国羽毛球界互动频繁:
- 与林丹的友谊:他视林丹为偶像,两人多次交手并私交甚笃。
- 中国球迷的喜爱:他常在中国赛事后用中文致谢,甚至演唱中文歌曲,被球迷称为“最接地气的国际球员”。
- 推广羽毛球:他开设中文社交媒体账号,积极推动中丹羽毛球交流。
名字背后的体育精神
“安赛龙”这一名字,既是阿萨尔森对中国文化的致敬,也体现了他突破文化壁垒、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,正如他所说:“中文名让我更贴近中国球迷,也提醒我要在赛场上如龙般腾飞。”
“安赛龙”已不仅是音译的符号,更成为中丹体育文化交流的一个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