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6日,CBA广东宏远俱乐部官方宣布,核心球员易建联因身体原因将缺席2023-2024赛季的全部比赛,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篮球界震动,不仅意味着广东队失去了一位精神领袖,更标志着中国篮球一个时代的阶段性落幕,从个人职业生涯到国家队格局,易建联的缺席将如何影响新赛季的竞争?中国篮球又该如何应对后易建联时代的挑战?
易建联缺席:广东队的战术与精神真空
作为CBA历史得分王、5届总冠军得主,易建联的竞技价值无可替代,上赛季,他场均仍能贡献10.8分6.5篮板,三分命中率高达42%,是广东队内线攻防的支柱,他的缺席迫使球队彻底重组战术体系:

- 内线危机:周琦的加盟虽能缓解防守压力,但进攻端缺乏易建联的投射能力,广东队“快打旋风”风格或需调整。
- 领袖缺位:从2002年出道至今,易建联始终是更衣室定海神针,年轻球员如徐杰、胡明轩能否扛起责任尚待观察。
广东队主帅杜锋坦言:“阿联的离开让我们必须更快成长。”新赛季,球队或将更多依赖外援马尚·布鲁克斯与年轻球员的化学反应。
CBA格局重塑:争冠梯队迎来变数
易建联的缺席间接改变了联赛竞争态势:
- 辽宁队卫冕利好:失去易建联的广东队内线实力下滑,辽宁队韩德君、李晓旭的压力减轻,卫冕之路少一劲敌。
- 浙江双雄机会:广厦队胡金秋、浙江队余嘉豪可能在内线获得更大优势,冲击总决赛的几率提升。
- 黑马涌现:上海队、新疆队等豪强或趁势崛起,联赛格局或从“粤辽争霸”转向群雄逐鹿。
中国篮球的后易建联时代:谁能接过火炬?
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“移动长城”到2019年世界杯独扛国家队,易建联的淡出让中国男篮核心空缺问题再度凸显:
- 内线接班人困境:周琦状态起伏,王哲林国际赛表现乏力,18岁的杨瀚森等新秀仍需时间成长。
- 外线核心未定:郭艾伦年龄渐长,赵睿、崔永熙等尚未达到领袖级稳定性。
国际篮联专家评论:“中国男篮需要集体主义篮球弥补个体巨星缺失,但培养新核心已刻不容缓。”
易建联的未来:退役倒计时还是蓄力回归?
尽管官方声明未提及退役,但36岁的易建联已进入生涯尾声,跟腱断裂重伤后,他的运动能力明显下滑,此次休战可能是为延长职业生涯的谨慎选择,若选择退役,CBA或将为其举办盛大仪式,而他的商业版图(自有品牌、青训营)也将成为其转型重点。
易建联的缺席,是CBA一个时代的休止符,也是中国篮球转型的催化剂,对于球迷而言,遗憾之余更应关注联赛新势力的崛起与国家队的更新换代,正如易建联曾说的:“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。”他的暂时离开,或许正是中国篮球寻找下一个答案的起点。
(全文完)
数据与事件备注:
- 易建联CBA生涯总得分12,481分(历史第一),5届常规赛MVP。
- 广东宏远新赛季首战将于10月21日对阵山西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