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子竞技的世界里,"执念"从来不是贬义词,对于《英雄联盟手游》(LOL手游)的玩家而言,这份执念或许是深夜反复练习连招的坚持,是逆风局仍不投降的倔强,或是为了一枚段位徽章熬红的双眼,它像一把双刃剑——既能点燃竞技的热血,也可能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,但无论如何,这份对LOL手游的执着,早已超越了游戏本身,成为一代玩家的精神图腾。
执念的起源:从端游到手游的信仰迁移
当LOL手游在2021年正式上线时,无数端游老玩家涌入峡谷,他们带着对《英雄联盟》十年的情怀,渴望在移动端复刻曾经的荣耀,手游的快节奏和操作差异让许多人陷入矛盾:既想重现"神操作",又不得不适应新的战场规则,这种落差催生了最初的执念——"我必须像端游一样强"。
玩家"阿凯"的故事颇具代表性,他曾是端游钻石段位玩家,转战手游后却卡在黄金,连续300场的单排,只为了证明"我还能打",他说:"不是游戏需要我,是我需要证明自己。"这种执念背后,是对青春记忆的守护,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追问。
执念的代价:当热爱变成偏执
执念若过度,便成心魔,贴吧里常有玩家自嘲:"输一局睡不着,赢一局还想赢,这游戏玩的是我还是我玩它?"排位赛的机制放大了这种焦虑——连胜后的连败、队友的失误、系统的匹配规则,都可能成为情绪崩溃的导火索。
心理学研究显示,竞技游戏中的执念容易引发"自我损耗效应":玩家越是渴望胜利,越容易因失败陷入自我否定,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案例中,一名大学生因连续掉段产生躯体化症状,最终不得不暂停游戏。"他说‘不上分人生就完了’,这显然已不是娱乐,而是自我绑架。"
执念的升华:在输赢之外寻找答案
真正的竞技精神,或许在于与执念和解,职业选手"灵药"曾在直播中说:"手游和端游本就是两个游戏,放下比较心,才能发现新乐趣。"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转向"娱乐竞技"——研究冷门英雄套路、组建搞笑车队、甚至专注大乱斗模式。
社区中兴起"佛系上分"风潮:输赢看淡,操作照练,玩家"小鱼"用提莫打了500场排位,胜率仅48%,却整理了全服最详细的蘑菇种植攻略。"有人笑我头铁,但我的快乐是让对手踩蘑菇时骂街。"这种"非功利性执着",反而让游戏回归了本质。
执念是峡谷里的另一场修行
LOL手游的执念,终究是人对自我的投射,它可以是向上的阶梯,也可以是循环的迷宫,但当我们能笑着说出"这波我的",能为一记精彩操作喝彩而非仅关注胜负时,执念便不再是负担,而成了成长的印记。
正如一位玩家在论坛的签名:"我执念的不是游戏,是那个永远想变更好的自己。"峡谷里的每一场战斗,终究是与自己的对话。